沪近现代历史档案亮相 600多件档案留存珍贵记忆
沪近现代历史档案亮相 600多件档案留存珍贵记忆
日期:2013-05-08 17:39:16 作者: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1905年大闹会审公廨案事件资料照(1864年2月,英国领事巴夏礼向上海道台提出,要在租界内设立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来审理华人案件,凡有关外人利益的案件,得有外国领事陪审。1869年4月,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成立。1905年,因外国会审官英国驻沪副领事德为门在会审“黎黄氏”一案中无视中国会审官,指使工部局巡捕大打出手,造成“大闹会审公廨案”,由此引起上海市民抗议,对工部局老闸巡捕房等冲击。)
【新民晚报·新民网】自1843年11月17日上海道台宫慕久宣布在洋泾浜江海关以北设立“西洋商船盘验所”以来,上海开埠至今已有170年。经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历史阶段,上海从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蜕变为国际著名都市。
5月9日,“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将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改版亮相,600多卷(件)档案中,相当部分是首次公开向市民展出。记者昨天来到正在布展中的档案馆,找寻正在远去的城市记忆。
红色记忆影响深远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均在上海召开,无数革命者在上海留下足迹,因此,“红色记忆”刻录下展览中影响最深远的一段岁月。在中共四大会议通知上,毛泽东亲笔签署中共中央代号“钟英”;一本扑克牌大小的油印黄色棉花纸小册子,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抄录由中共二大制定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章程;印刷时封面错为《共党产宣言》的第一本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出自陈望道手笔,存世极为稀少……
触摸屏上重现历史
矗立外滩的陈毅雕像世人皆知,但你可知道,外滩曾经还有其他雕塑?在“消逝的记忆”主题展区中,观众可以在巨型电子触摸屏上,重新见到曾经矗立在外滩的巴夏礼铜像、马加礼纪念碑、和平女神像等雕塑,这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当属赫德铜像。
滑动图标,赫德铜像时隔72年“重现”外滩。据档案专家张新介绍,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长达50年,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以及中国现代邮政系统,新建了沿海港口的灯塔、气象站。因此,1914年九江路外滩的海关大楼建成时,由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及公共租界工部局铸造的赫德铜像从英国远道而来,竖立于海关大楼前,并在1927年海关迁至新址(即今天上海海关大楼)时随同移至新楼前,面对海关大门。1941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为消除欧美殖民影响,将赫德铜像等雕塑全部拆除、熔化,基座则随意丢弃于河滨公园。
除了重现外滩老雕塑,在多媒体屏幕上,或毁于日军炮火、或被拆除改建的哈同花园、德国总会、三角地菜场、清末老城墙、大自鸣钟等十里洋场赫赫有名的城市地标也重现风采。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
历史与现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老档案中,也有着今天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 共和国辞典:南京大屠
共和国辞典 腾讯历史原创策划... - 笔谈:历史的记忆与失
首页 → 民俗学文库 → 跨学科话题 → 历史记忆 笔谈:历史的记忆与失忆 ——《中国社... - 《国家记忆》还原二战
作为“国家记忆”出版项目的一部分,《国家记忆2》已于近日面世,该书通过图片及其背... - 孙政才调研重庆磁器口
1月11日上午,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前往位于嘉陵江畔的磁器口古镇和长江之滨的湖广会馆...